深圳配资她当时已经62岁高龄
1994年的一天,石家庄第二医院的走廊里,一位老太太被送进了急诊室,她当时已经62岁高龄,因多发性脑梗生命垂危。
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与病魔抗争,在过去的半年里,她因同样的病症已经两度入院。
可更令人无奈的是,这位老太太的医药费用已然堆积如山,她的亲人们早已借无可借,老人面临着停药的绝境。
英雄解秀梅
就在此时,一位《解放军生活》杂志社的记者走进医院,专项报道了此事,没想到事后竟然引来了当地省委领导纷纷前来探视,更有多位知名专家,不远千里前来会诊。
那么这位老太太究竟是何方神圣?为何她的新闻一曝光,在全省甚至全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呢?
1932年,解秀梅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于堤村。小时候她就发现看八路军是真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部队。
对这支部队的崇拜之情,一直默默藏在心中。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,她的家乡也重获自由。解秀梅怀揣着满腔热情,不仅积极参与了妇女支前组织,为部队提供坚实的后援支持,还加入了村里的剧团工作。
转眼间来到1950年2月,刚满18岁的她终于完成了儿时的梦想,光荣地加入了人民解放军,成为一名文艺兵。
而就在同一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解秀梅所在的部队,作为第二批入朝作战的队伍,毅然踏上了跨过鸭绿江的征途。
抗美援朝中唯一一等功女战士
在艰苦的行军过程中,她一直积极做着后方工作,每当夜幕降临,部队宿营休息时,她依旧忙碌着,不是在烧热水为战士取暖,就是协助炊事班准备饭菜。
解秀梅的辛勤付出,也都被大家看到眼里,就这样她被部队评为了“标兵女战士”。
1951年11月她又主动请缨,希望前往前线医院照顾伤病员,到了那里后,每天都在尽心尽力的工作,一天,她从山上打柴归来,亲眼目睹了几架敌机疯狂轰炸医院和后方阵地。
编辑
当时轻伤病员已经紧急转移,可重伤的排长李永华同志仍留在医院。解秀梅想都没想,就直接冲进了医院,将重伤的李永华从手术室背出。
尽管自己身上多处受伤,鲜血也染红了她的衣裳,可她毫不在意,拼了命的将排长转移到安全地带。
得到毛主席接见
死里逃生的李永华,看着眼前的这个柔弱又坚强的女战士,心中万分感激。
就这样,解秀梅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了前线,她的名字成为大家心中的女英雄。后经过组织研究决定,志愿军总部授予她“一等功”的荣誉称号。同年,她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可转年当她回到祖国后,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,因为一个人的接见影响了她的一生。
回国后的解秀梅一直隐姓埋名,从没外人说过自己的功劳、
直到1952年5月23日,北京中南海怀仁堂11号,抗美援朝代表团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。解秀梅作为志愿军唯一荣获一等功的女代表,被赋予了向毛泽东献花的光荣使命。
在合影留念之后,她庄重地将鲜花献给了毛主席,看着这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,毛主席也不禁想起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牺牲的儿子毛岸英,眼中流出深深的悲痛。
解秀梅或许察觉到了毛主席心中的悲伤,她再也控制不住情感,也扑倒在主席怀中放声大哭。1954年开始,她的事迹在各大报刊上广为传播,甚至被改编成歌剧和电影《英雄儿女》。
1956年,解秀梅转业到江苏徐州,后随着丈夫的工作调动,最终在河北石家庄定居。
可长期的艰苦生活让解秀梅积劳成疾,患上了脑血栓,不得不选择退休。
尽管身体每况愈下,但她从未向外界透露过,自己曾经的辉煌经历。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,她也始终坚守着不麻烦别人的信念。
直到1994年,《解放军生活杂志》和央视栏目披露了她的真实身份,人们才惊讶地发现,这位默默无闻的退休工人,竟然是一位英雄儿女。
消息传开后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她的健康状况,妥善安排了她的住院治疗事宜,并请来了北京的专家为她会诊。
可由于病情过于严重,解秀梅在1996年1月30日永远离开了我们。虽然斯人已逝,但她的贡献和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。她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勇向前。
那对于解秀梅,您还有什么想说的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
参考文献:
《英雄儿女》王芳的原型——解秀梅
讲巾帼英雄故事(87):解秀梅.澎湃
巾帼学党史 | 解秀梅:抗美援朝中唯一的一等功女战士.澎湃
盛达优配app-山东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杠杆-股票配资代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